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十大风险隐患,与日俱增的网络攻击正在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


本文来源:彼得研究院

 

 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,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”。网络战不是我们想不想打的问题,而是必须有效应对的问题。为有效应对敌对势力的网络战威胁,保卫国家安全,公安部近年来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多次攻防演习。通过演习,发现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的十大突出风险隐患:

一、互联网暴露点过多,非法外联问题突出;

二、老旧漏洞不修补、弱口令等低级问题仍然存在;

三、内网缺乏分区分域隔离,重要数据保护措施不到位;

四、“神经中枢”类系统防护薄弱,系统和网络访问控制机制不健全;

五、供应链成为防护薄弱点,也成为黑客攻击的桥梁;

六、重要信息、敏感信息在互联网上泄露的问题严重;

七、基层单位网络防守薄弱,可导致“一点突破,全网沦陷”的严重后果;

八、由于网络广泛互连,重点单位难以抵御跨网攻击威胁;

九、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不到位,是网络安全的最大短板;

十、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。

 

风险隐患具体分析如下:

问题一:大数据、云平台、物联网等安全防护薄弱,成为重点攻击目标

当前,数据集中共享、业务云化融合、万物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发展趋势,也成为黑客关注的焦点,相关系统被攻击破坏的事件层出不穷。部分重点单位对大数据、云平台、物联网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,对其存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清,管理措施薄弱,技术防护措施不到位,成为重大风险隐患。许多单位的业务数据在多个部门之间传递、应用,数据在存储、交换、应用过程中防范措施不落实,成为攻击者的重点目标。

问题二:互联网上的暴露点过多,成为攻击者的主要攻击入口

随着重要行业部门的正面防护能力不断提升,攻击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迂回攻击的手段,通过攻击防护薄弱的下属单位避免正面对抗,往往能取得突出效果。部分重点单位总部防护措施完善,但对全行业网络安全缺乏统筹管理,致使全行业网络暴露面过宽,基层单位防护措施不到位,漏洞大量存在,成为攻击者迂回攻击的突破口。

问题三:内网防护不健全,缺乏纵深防御

一些重要行业单位重边界防护、轻内部防御,缺乏分区分域隔离和域内防护措施,导致防护措施成为“马其诺防线”,被轻易绕过。

问题四;核心系统和设备安全加固手段缺失,缺少精细防护措施,极易被攻击者攻破

“神经中枢”类系统缺乏重点加固,攻击者可直捣网络核心。一些重点单位对域控系统、杀毒管理后台、堡垒机、身份认证系统等“神经中枢”重视不够,没有采取有效的精细化防护措施,可造成“一点被控,全网被控”的严重后果。

问题五:敏感信息泄露严重,成为网络攻击的“情报源”

一些重点单位的大量建设运维方案、网络拓扑、账号密码、系统原始代码等敏感信息被第三方上传到共享网站上。攻击者在境外代码共享平台 GitHub及百度网盘等平台上获取一些单位的系统源代码,通过源代码筛查,挖掘并利用零日漏洞,攻破内网,即可获取重要数据资源。敌对势力一旦窃取以上信息,就可以分析掌握我重要部门的发展动向,直击我关键要害。

问题六:老旧资产、测试系统清理不及时,成为攻击的重要跳板

部分单位网络资产边界不清、责任不明,老旧资产、测试系统未及时清理下线,缺乏安全防护措施,被攻击利用而无法察觉。

问题七:远程办公和移动应用防护能力不强,成为攻击的新渠道

许多重要行业部门和政府单位为便于业务开展,在内外网之间部署了大量VPN通道。攻击者可通过信息搜集、资产测绘发现专网的VPN通道,并通过暴力破解、零日漏洞利用等手段,通过VPN进入单位内网;利用目录访问、弱口令、任意文件上传等组合攻击方式,获得重要业务系统控制权。一旦系统被攻击者关停或清空数据,就会造成业务瘫痪,严重影响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。同时,移动App作为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,其安全性未得到广泛关注,极易被逆向、监听。

问题八:供应链安全管控不力,成为迂回攻击的重要通道

长期以来,一些重点单位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停留在单点防护、被动防护上,忽视了网络安全的整体性、关联性,使供应链攻击成为屡试不爽的攻击手段。大量提供产品供应、安全服务、域名服务的供应商未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,在产品供应、安全服务、域名服务等供应链安全方面问题突出;重要行业部门对供应商的管理措施缺失,导致供应链成为攻击的跳板。

问题九:安全责任不落实、漏洞不修补、弱口令等低级问题长期存在

网络安全工作,技术和管理要并重。由于一些单位管理不到位、整改不及时,很多漏洞风险被反复利用,给攻击者带来可乘之机。尽管大部分部委、央企的弱口令、老旧漏洞问题明显改进,但地市级以下等基层单位安全意识薄弱,安全责任落实差,漏洞修补不及时、弱口令、口令复用等问题仍普遍存在。同时,基层单位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,防护措施不到位,成为网络攻击的突破口。

问题十:安全意识差,操作不规范,极易遭受社会工程学攻击

除以信息系统为目标外,针对“重点人”的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危害极大,邮件钓鱼、身份伪装、信息套取等方法层出不穷。一些重点单位网络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,系统管理员安全意识淡薄,成为黑客的围猎目标,被长期跟踪、重点盯控而毫无察觉,导致“关键人”丢掉了“关键系统”控制权。

 

另外,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采取多种方式,利用多种手段、工具、技术等进行网络攻击:

一是将互联网上的暴露点作为主要攻击入口,从互联网侧实施攻击;

二是利用老旧漏洞、弱口令、网上泄露的敏感信息等实施攻击;

三是采取旁站攻击、物理设备攻击、跨网攻击、邮箱系统攻击、集权类设备攻击等手段,实施入侵攻击控制;

四是采取零日攻击、供应链攻击、免杀和加密隧道等隐性攻击、钓鱼攻击、水坑攻击,以及目标单位周边WiFi攻击、安全产品和IoT设备漏洞利用攻击、核武器级漏洞利用攻击、域名污染攻击等新型攻击手段,实施网络攻击、入侵控制、窃密等违法犯罪活动,给我国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。

 

杭州中电安科现代科技有限公司

 

杭州中电安科现代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电安科”)成立于2016年,是国内领先的工控网络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。公司聚焦工控网络安全产品的自主研发,覆盖安全审计、边界防护、安全管理、终端防护、云安全等全域的工业网络安全产品体系,持续深耕电力、石油石化、交通、智能制造、矿业开采、港口码头、军队军工等重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,为用户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及服务,获得了行业用户的广泛认可。自2021年起,公司相继获中国电科、中国中车、国家电网等央企旗下产业基金战略投资,正式进入网络安全“国家队”。

 

专注工控安全

 护航关基民生

www.zd-sec.com

 400-606-8226

渠道合作:李经理 18505541506

技术咨询:齐经理 15010390956

品牌合作:赵经理 15010923501

相关新闻